香港稳定币监管落地,现货牌照成合规入场新捷径?
目录
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于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生效,意味着加密资产行业迎来新的增长引擎。过去一个月内,已有超过 10 家香港上市公司通过配股融资,总额超过 15 亿美元,用于稳定币、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支付项目。资金、政策与市场的三重共振,令合规成为抢滩香港 Web3 生态的关键主题。
稳定币成为资本追捧焦点
随着香港正式开放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,越来越多金融科技公司正加快脚步,在香港市场积极融资、加码布局加密货币业务。这一轮热潮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稳定币前景的高度期待,也凸显了香港在全球加密资产监管竞赛中的领先姿态。
据路透社报道,至少有 10 家在港上市公司于 2025 年 7 月通过配股等形式,合计融资逾 15 亿美元,包括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OSL 集团、零售云服务提供商多点生活,以及人工智能公司商汤集团。这些资金主要投向稳定币、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支付等新兴领域,反映出市场的强烈兴趣。
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
此次加密融资潮的背景,是香港于 8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《稳定币条例》。这是香港今年 5 月通过的重要立法,标志着香港正式迈入受监管的稳定币市场,有望与美国等地展开竞争,吸引更多全球数字资产项目落户。
过去,由于监管不明朗,稳定币相关项目在香港的发展受限。而如今,法律框架的确立为市场注入信心。
稳定币条例是助力还是阻力?
MSO 牌照难度上升,合规门槛提升
- 审批流程更严苛
申请人需提供详尽的商业计划、技术说明、AML/KYC政策、交易流程,甚至包括前端系统演示。部分申请者还需接受现场面试。 - 银行开户难度上升
即便牌照获批,相关企业要在香港本地开立业务账户仍面临极大挑战,部分银行对 MSO 持牌公司保持高警惕,未建立完整合规体系的申请人常常遭拒。 - 境外团队难度更高
若申请人是由非香港居民控制或技术核心不在本地,获批难度将进一步加大。对于希望快速进入市场的企业而言,从零申请一张 MSO 牌照往往需耗时 9–12个月以上,成本高、过程繁琐、不确定性强。
收购牌照成高效选项
MSO 牌照由香港海关发放,是企业进行法币与数字资产兑换(如稳定币兑港币/美元)、跨境汇款、数字钱包等业务的基础。面向这些挑战,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转向一个更实际、可控的方式—直接购买现有的 MSO 牌照。
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快速拥有一张已获批、可直接启用的 MSO 牌照,大幅降低时间成本与合规不确定性。特别是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,现货牌照正成为一种更稳妥、灵活的解决路径。
以下是现货牌照的五大优势:
1. 时间效率高
传统申请需等待近一年,而现货牌照可在短期内完成转让和切换运营权,极大缩短上线周期。
2. 规避申请失败风险
随着监管要求提升,申请失败几率明显上升。而购买现成牌照可完全规避这一不确定性。
3. 降低启动成本
虽然现货牌照本身价格不菲,但相较申请期间的人力、咨询、租金和系统开发费用,综合成本反而更具性价比。
4. 便于快速开户
部分现成牌照公司已具备香港本地银行账户,或与特定金融机构有合作关系,有利于新团队顺利接手开展业务。
5. 法律合规性完整
许多专业服务机构可协助进行尽职调查,确保牌照公司无历史风险、诉讼或隐形债务,移交过程可控、透明。
抢占合规先机,掌握市场主动权
稳定币监管框架的落地,不只是香港迈向全球加密中心的政策标志,也是一场速度与合规的较量。谁能率先取得合法身份,谁就有机会在资源获取、资本青睐及市场用户方面占据先机。
然而,面对申请难、周期长、风险高的挑战,选择一条更高效、更直接的路径——收购现成 MSO 牌照,或许才是现实与效率的平衡点。
对于想快速启动香港业务的企业来说,时间就是竞争力。在稳定币成为新货币、数字资产被视为新资本市场的今天,合规入场,不容等待。